sanrenxing_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什么意思
三人行的意思是:三人行中的三是虚数,形容很多人的意思,三人行就是几个人一起走路。
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”。“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”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,对他们的缺点,要注意改正。
三人行(605168):公司成立于2003年,起初专注于校园媒体营销业务。截至2019年底,校园媒体网络已覆盖31省800余所高校,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显著。2014年后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,三人行顺应趋势大力发展数字营销业务。目前公司三大主营业务分别为数字营销服务、场景活动服务以及校园媒体营销业务,2019年数字营销收入占比达86%。
重点布局三大客户与抖音渠道。公司目前拥有数字营销、场景活动、校园营销三大主营业务,覆盖了线上线下多元的营销场景。
这句话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人学习的地方,我们应该虚心求教于他人。比如成绩差的同学可能很善良或是很勤劳,残疾的人可能有着某种过人的本领,总之,他人身上总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。
【三人行,必有我师成语释义】原意指在一起走路的几个人中,必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人。后多指不耻下问的精神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
【三人行,必有我师典故出处】《论语?述而》。
【三人行,必有我师成语故事】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,他的学习态度和治学精神, 对于我们今天仍有不少可取之处。
孔子教学生是“诲人不倦”,而且毫无保留,因而他赢得了学生对他的 无限尊敬和敬仰。所以,孔子去世的时候,学生们如同死了父母一般,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,长达三年之久。据说,子贡还在墓旁居住了六年,可见师生之间亲密的关系。
孔子的学习态度,也有许多值得提倡学习之处。他虽然说过“生而知之 者上也”之类的话,但他似乎又是否认有“生而知之”的存在的。在《论 语?述而》中,孔子就说过: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” 大意是: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,而是爱好古代文化,勤奋学习得来的 啊!
孔子的学生就说过:孔子没有一定的老师,他走到哪里就学习到哪里。 孔子来到周公庙,事事都向人请教,有人讥笑他啥都不知道,不知礼。孔子 却理直气壮地回答说:不懂得的就提出来问,这正是礼。孔子还说过:“三 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大意是:几个人 在一块走路,一定有我可以效法的人在其中。我可以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, 对他的缺点加以改正。
后来,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被引申为成语。
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,出自《论语·述而》。原文是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,虚心好学的精神。它包含了两个方面:
一方面,择其善者而从之,见人之善就学,是虚心好学的精神;另一方面,其不善者而改之,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,反省自己,是自觉修养的精神。这样,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,都可以为师。